-
[請益] 駐公司資訊人員
各位軟體業資訊業前輩們好 小弟本身在紡織產業擔任業務開發人員 派駐國外 對未來感到迷惘 因為一些原因個性慢慢轉變 不喜歡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說謊、罵人、吵架等等,心很累 想找一份利益關係單純不需要在部門間勾心鬥角的工作 所以想朝廠內資訊人員,網管的方向學習進修 本身有在udemy學習MYSQL,很初階的python 可能剛開始學的原因,也覺得蠻有興趣的 但感覺遠遠不夠,加上年紀也不小(29) 本
-
Re: [請益] 為什麼文組轉職主流是寫code
看到這篇好像又覺得可以回一下,雖然我覺得這篇有點引戰,但還是有些點可以討論一下 大概可以拆成兩點: 1. 補習半年就可以工作後拿年薪百萬? 首先大家好像被PTT誤導到覺得百萬年薪對於新人來說很容易,我想還是務實一點,先來 計算一下怎樣才能拿到百萬年薪 假如一般外商,不像台灣給分紅,一年保14,那麼百萬年薪對應到的月薪就是 1,000,000 / 14 = 71,428 這價碼比台灣一線半導體公司給
-
Re: [討論] 為什麼文組轉職主流是寫code?
其實主要還是前後端的框架工具太成熟了,我自己遇過文組真的很純文組的大部分就只能 走到熟悉前後端框架使用為大宗,大概就是能套版能寫簡單的DP就算很不錯了。 一個產業的成熟反而大家應該是要樂見的啦,代表基礎工人需求很多,就跟產線的作業員 差不多。但是如果要再往上更複雜更靈活的系統架構跟基礎高階算法的創造對於文組是有 難度的(不要覺得演算法只有DP跟仿間商業書籍那幾種而已,更複雜的牽涉到的數學理論 很多
-
Re: [討論] 為什麼文組轉職主流是寫code?
缺人 背景知識門檻低 有點邏輯腦就能進來學了 加上網路資料太多 ctrl+c, ctrl+v 沒多久code就動起來了 讓初學者很有成就感 加上一堆機構如資策會在發證書 一年半載就能有點小作品如UI, App 根本信心爆棚 馬上登上達客效應的愚蠢之巔 再說電學比較簡單的我看各位沒看過電磁學吧.... 熱力學、流體力學扯上一堆數學的也難到爆炸 請機械系的同學出來講解 相對code根本簡單多惹 什麼D
-
[請益] 為什麼文組轉職主流是寫code
現在業界缺瑪農 缺前端 所以文組很多去資策會培訓個半年寫code 去面軟工 有說法是軟工相較於其他理組最容易讓外行人來跨 而其他工科需要系統性的訓練 力學 電學 物理 化學 材科 不過跟很多非資工的RD聊過 包括我自己 我們都覺得code比力學電學難 數學強的不一定有寫code天分 而且那些力學電學 其實進業界沒太多用到 軟體 做事方法都是重學 照這樣來說 文組應該更容易跨純電RD 力熱流化材之類
-
[請益] Offer請益
-
[心得] 轉職軟體業心得
先附上小弟背景,國立理學士/國立機械碩。 小弟退伍後到半導體當製程工程師兩年,工作一陣子後發覺技能只有 ppt與excel,找問題的方式很大一部分是用excel樞紐來分析。 在第一年的時候盤算一下應該學個一技之長,加上有一點出國工作的夢想。 碩班做訊號分析有用matlab,退伍待業有摸點前端的東西, 利用下班時間參加一些online課程。 第二年滿的時候辭職去台北資策會養成班,主要學SQL、C#、
-
[請益] 快40歲了想換工作沒人要怎麼辦
每次看推文都覺得活在異次元的大叔魯蛇初次發文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發這篇文想得到什麼回應 可能只是想吐苦水而已 在下碩畢後國防役最後一梯進入某財團法人,到現在一待就是13年 中間還有被借調到某政委辦公室過,工作非常充實,但因為原單位規定最多只能借4年 所以沒辦法繼續做下去 而原單位看起來船隨時要沈 每年繳稅的時候也從來沒有看過收入1M 都是最低稅率 年年辦退稅的政府認定的基礎生活線上魯蛇 在借調時間臨
-
[新聞] 陸資頻挖角 台灣如何留才?
2021年7月8日 2021年初,台灣檢方獲報大陸挖礦企業「比特大陸」於2017年違法在台設立智鈊科技公司 與芯道互聯公司,透過共同投資新創公司的方式,私設大型研發中心,並在三年之內,吸 納我超過200名半導體人才,其中不乏「護國神山」台積電、聯發科的高階人才,為其母 公司比特大陸研發AI晶片。 這家公司具體挖角方式採兩種,一是在線上人力銀行公開獵人頭,開出較原年薪兩倍的薪 資挖角。第二種則是俗稱